醫院醫療污水處理裝置
生物除磷的基本原理是利用一種被稱為聚磷菌(也稱為除磷菌、磷細菌等)的細菌在厭氧條件下能充分釋放其細胞體內的聚合磷酸鹽(該過程稱為厭氧釋磷);而在好氧條件下又能超過其生理需要從水中吸收磷(該過程稱為好氧吸磷),并將其轉化為細胞體內的聚合磷酸鹽,從而形成富含磷的生物污泥,通過沉淀從系統中排出這種富磷污泥,達到從廢水中除磷的效果。
1.在厭氧區內的釋磷過程。在沒有溶解氧和硝態氮存在的厭氧條件下,兼性細菌通過發酵作用將溶解性BOD轉化為揮發性有機酸(VFA),聚磷菌吸收VFA并進入細胞內,同化合成為胞內碳源的儲存物—聚-β-羥基丁酸鹽(PHB),所需的能量來源于聚磷菌將其細胞內的有機態磷轉化為無機態磷的反應,并導致磷酸鹽的釋放。
2.在好氧區內的吸磷過程。聚磷菌的活力得到恢復并以聚磷的形態儲存超出生長需要的磷量,通過對PHB的氧化代謝產生能量用于磷的吸收和聚磷的合成,能量以聚磷酸高能鍵的形式儲存起來,磷酸鹽從液相去除。產生的高磷污泥通過剩余污泥的形式得到排放,從而將磷從系統中去除。
生物除磷的影響因素
1.溶解氧。
溶解氧的影響包括兩個方面。首先必須在厭氧區中控制嚴格的厭氧條件,這直接關系到聚磷菌的生長狀況、釋磷能力及利用有機基質合成PHB的能力。由于DO的存在,一方面DO將作為終電子受體而抑制厭氧菌的發酵產酸作用,妨礙磷的釋放;另一方面會耗盡能快速降解的有機基質,從而減少聚磷菌所需的脂肪酸產生量,造成生物除磷效果差。其次是在好氧區中要供給足夠的溶解氧,以滿足聚磷菌對其儲存的PHB進行降解,釋放足夠的能量供其過量攝磷之需,有效地吸收廢水中的磷。一般厭氧段的DO應嚴格控制在0.2mg/L以下,而好氧段的溶解氧控制在2.0mg/L左右。
醫院醫療污水處理裝置2.厭氧區硝態氮。
硝態氮包括硝酸鹽氮和亞硝酸鹽氮,其存在同樣也會消耗有機基質而抑制聚磷菌對磷的釋放,從而影響在好氧條件下聚磷菌對磷的吸收。另一方面,硝態氮的存在會被部分生物聚磷菌(氣單胞菌)利用作為電子受體進行反硝化,進而影響其以發酵中間產物作為電子受體進行發酵產酸,從而抑制了聚磷菌的釋磷和攝磷能力及PHB的合成能力。
污水處理-生物處理方法
生物處理是利用微生物來吸咐、分解、氧化污水中的有機物,把不穩定的有機物降解為穩定無害的物質,從而使污水得到凈化。現代的生物處理法,按作用微生物的不同,可分好氧氧化和厭氧還原兩大類。前者廣泛用于處理城市污水和有機性工業廢水。好氧氧化應用較廣包含著很多藝種工藝和構筑物。生物膜法(包含生物過濾池、生物轉盤)、生物接觸氧化等多種工藝和構筑物。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都是人工生物處理方法。此外還有農田和池塘的天然生物處理法,即灌溉田和生物塘。生物處理成本低廉,因此是目前應用廣泛的污水處理方法。
活性污泥生物處理法往往在其前面先加以物理處理,因此,活性污泥法處理屬于二級處理范疇。經過物理處理和活性污泥處理后產生污泥,二級處理污水廠的污泥主要有初沉污泥和剩余生物污泥兩種。一般污泥量約是污水量的5‰~7‰(含水率95%)。污泥富有肥效,但又含細菌和寄生蟲卵,還可能含有毒重金屬。在利用應適當處理,處理污泥采用得較多的方法是厭氧消化中會產生大量的消化氣(沼氣),沼氣是可燃的有用氣體。消化后的污泥含水率仍很高,不易運送。因此,還需要進行脫水,干化等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