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SZ-AO-2一體化污水處理系統生物除磷技術因工藝簡單、運行簡便,處理效果好,運行方式靈活等,近年來已成為城市污水除磷的重要方法,得到廣泛應用。隨著生物學及其技術的發展,新的除磷理論不斷出現,生物除磷工藝也將得到更大的發展,可持續污水生物除磷工藝的開發也將成為研究重點。
產品時間:2024-09-11
WSZ-AO-2一體化污水處理系統
需要污水處理設備,報價、做技術方案、看現場、技術咨詢、技術培訓、施工指導、設備維護維修都可以找濰坊魯盛水處理設備有限公司。
公司優勢:公司出貨快,流水線生產,五條生產線每天出貨至少五臺一體化設備。
經驗豐富,技術精良,工藝*。
各個生產流程把關嚴格,責任到每一個人,進一步保證質量,設備出廠合格率百分之九十九。
售后服務好,設備出現質量事故,可快速做出反應,目前全國各地有三十多個安裝工程師及售后人員。
BCFS工藝是在UCT工藝及原理的基礎上開發的。其工藝流程如圖1。改進在于增加了2個反應池,接觸池與混合池;增加了2個混合液循環Q1和Q3。接觸池的功能為:回流污泥和來自厭氧池的混合液在池中充分混合,吸附剩余COD;有效防止污泥膨脹。混和池的功能為:程度地保證污泥再生而不影響反硝化或除磷;容易控制SVI;程度地利用DPB以獲得少的污泥產量。混合液循環Q1的功能是為了增加硝化或同時反硝化的機會,從而獲得良好的出水氮濃度。Q3則是起輔助回流污泥向缺氧池補充硝酸鹽氮的作用。
BCFS將生物、化學除磷工藝合并,是在線磷分離與離線磷沉淀的生物與化學除磷結合方式,充分利用反硝化聚磷菌的反硝化除磷和脫氮雙重作用,來實現磷的*去除和氮的佳去除過程。由于充分利用BCFS工藝中的污泥齡易滿足硝化細菌增長所需的生長條件,污泥產量較低。目前,荷蘭BDG與WGS工程咨詢公司爭對BCFS技術合作開發設計出同心圓反應池,實現了計算機自動控制。但是該工藝回流系統較復雜且總回流比高,同時在流程上比較復雜,污水處理廠通常采用同心圓構型,運行管理相對復雜,運行成本相對較高。
Dephanox工藝
Wanner在1992年*開發出*個以厭氧污泥中PHB為反硝化碳源的工藝,取得了良好的除磷脫氮效果,之后,據此提出了具有硝化和反硝化除磷雙泥回流系統的Dephanox工藝。Dephanox工藝是在厭氧池和好氧池之間增加了沉淀池和固定膜反應池。固定膜反應池的功能在于可以避免由于氧化作用而造成的有機碳源的損失和穩定系統的硝酸鹽濃度。污水在厭氧池中釋磷,在沉淀池中進行泥水分離,含氨較多的上清液進入固定膜反應池進行硝化,
被沉淀的污泥則與固定膜反應池中的NO一同進入缺氧段,完成反硝化和攝磷。此工藝的優點在于能解決除磷系統反硝化碳源不足的問題和降低系統的能耗,降低剩余污泥量且COD消耗量低。
A2N工藝
把硝化菌和反硝化聚磷菌在不同的污泥系統分別進行培養,即雙污泥系統,簡稱為A2N工藝。A2N連續流反硝化除磷脫氮雙泥系統利用DPB體內PHB的“一碳兩用”來實現脫氮除磷,從而為改良現有污水生物脫氮除磷工藝提供了一個新思路。A2N-SBR工藝是一種新興的雙泥反硝化除磷工藝,由AAO-SBR反應器和N-SBR反應器組成。AAO-SBR的主要功能是去除COD和反硝化除磷脫氮;N-SBR的反應器主要起硝化作用,這2個反應器的活性污泥是*分開的,只將各自沉淀后的上清液相互交換。
研究了連續流雙泥系統反硝化脫氮除磷的特性,研究發現,A2N雙泥系統能使硝化菌和反硝化聚磷菌分別在各自佳的環境中生長,利于系統脫氮除磷的高效和穩定,當C/N提高到6.49,TN、TP、COD的去除率分別為92.7%、97.95%、95%。
A2N工藝在實際應用中面臨的主要問題是:當缺氧段硝酸鹽量不充足時磷的過量攝取受到限制,而硝酸鹽量富余時硝酸鹽又會隨回流污泥進入厭氧段,干擾磷的釋放和聚磷菌PHB的合成。
反硝化除磷技術將反硝化脫氮和生物除磷兩者相結合,是可持續發展的污水生物處理工藝。現在已經由實驗研究轉向工程應用,具有*的發展前景。
污水除磷技術的發展趨勢及研究動向
物化除磷與生物除磷技術相結合
目前普遍采用物化和生化相結合的城市污水處理工藝。其較顯著的特點是流程中投加化學混凝劑,其余則與普通活性污泥法類似。生物除磷的工藝穩定性可通過附加化學沉淀來改善。在國外很多二級污水處理廠的曝氣池中投入混凝劑,主要目的是幫助除磷,使原來設計具有氮磷脫除能力的污水廠的除磷功能更加有效。對一些已建成的二級生物污水處理廠,在生物處理的基礎上物化法,可大大提高出水水質。將生物除磷與化學除磷相結合,可以充分利用生物除磷費用低、化學除磷出水磷濃度低且比較穩定的優點。
采用微生物固定化技術處理含磷廢水
微生物固定化技術通常用于難降解有機廢水、含氨氮有機廢水等。研究表明,以PVA-硼酸法固定以假單胞菌為優勢菌的活性污泥進行除磷的研究中,固定化的污泥具有較高的活性及除磷效率,6h內可將起始質量濃度為87.5mg˙L-1的磷降至44mg˙L-1。對于采用微生物固定化技術除磷含磷廢水還有待研究。
WSZ-AO-2一體化污水處理系統主要技術內容:基本原理:膜生物反應器(MembraneBio—reac.tor,MBR),是2O世紀末發展起來的水處理高新技術,是生物技術與膜技術的結合,它既利用了膜分離的選擇透過性與高效性,又利用了生物處理的有效性與*性。可將水中有害物質限度地去除。
在處理生活污水方面:(1)高效地進行固液分離,分離效果遠好于傳統的沉淀池,出水懸浮物和濁度接近于零,可直接回用。(2)膜的高效截留作用,使微生物*截留在生物反應器內,實現反應器水力停留時間(HRT)和污泥齡(SRT)的*分離。(3)由于MBR將傳統污水處理的曝氣池與二沉池合二為一,取代了三級處理的全部工藝設施,可大幅減少占地面積,節省土建投資。(4)利用硝化細菌的截留和繁殖,系統硝化效率高。通過運行方式的改變亦可有脫氮和除磷功能,從而有效地解決水體的富營養化問題。(5)由于泥齡可以非常長,從而大大提高難降解有機物的降解效率。(6)反應器在高容積負荷、長泥齡下運行,剩余污泥產量極低,所以理論上可實現零污泥排放,從而解決污水處理設施中,令人頭痛的污泥處理量問題。
在處理工業廢水方面:(1)在厭氧階段通過控制污水的停留時間,充分發揮生物膜和懸浮污泥的作用,確保難降解的大分子有機物質轉化成較易降解的小分子物質,包括將某些物質水解酸化成易降解的有機酸。從而大大提高了污水的可生化性。(2)由于厭氧階段可破壞染料的分子結構,因此適宜印染和顏料廢水的脫色。(3)厭氧處理后的污水再經過高負荷好氧膜生物反應器處理,使得有機污染物得到較為*的降解處理,其出水可直接回用。(4)該工藝具有剩余污泥產量低的優點,可節省污泥處理設施的建設費用。
好氧生物處理法只能去除廢水中的部分易降解的有機物,而厭氧生物法可用于處理高濃度有機廢水,也可用于處理中、低濃度有機廢水,對染料中的偶氮基、蒽醌基和三苯甲烷基均可降解。楊波等應用自主研制的強化循環厭氧反應器中試規模處理實際印染廢水,在進水COD濃度1000-3650mg/L、系統容積負荷0.7-6.4kg/(m3·d)條件下,廢水COD和色度平均去除率分別達到55%和73%。Somasiri等采用升流式厭氧污泥床反應器對紡織廢水進行脫色,能夠去除超過90%的COD,超過92%的色度被脫除。厭氧好氧組合處理工藝,能在一定程度上彌補處理工藝的不足。盧江濤采用厭氧水解-好氧-硅藻土吸附工藝對某印染廢進行處理實驗,結果表明:COD總去除率達87.6%,色度總去除率達98%,出水水質達到了《紡織染整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標準》一級排放標準要求。